10月24日在京召开的首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上,专家指出,高血压病是扩张性大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适时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病、及时就医、按时服药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预防大血管危急重症的首要因素。
据专家介绍,大血管是指心脏直接发出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主干线。大血管疾病包括扩张性主动脉疾病和狭窄性主动脉疾病,主要有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及复杂性主动脉疾病等。特别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大血管疾病,发病原因被认为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动脉壁粥样硬化或动脉壁先天弹力减退造成的。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其急性期(发病最初48小时~72小时)内死亡率为1%~2%,1周内死亡率高达50%,1个月内死亡率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特别是高血压的人口基数大,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高血压控制率低,我国患主动脉夹层的比例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据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孙立忠教授介绍,随着近年来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大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人工血管置换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杂交手术等。特别是支架象鼻手术的出现,使主动脉手术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专家强调,防患于未然是预防大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一旦出现剧烈胸背或腰腹部痛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诊治时机。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