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在安徽省霍山县的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事件告一段落,“血透”“丙肝”等名词也进入公众的视线,对于丙肝,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丙型肝炎防治媒体沟通会上,一组调查数据让人担心: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只有38%,远远低于甲肝和乙肝的知晓率(分别为91%和95%),74%的人不知道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大多数的受访者错误地认为丙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更触目惊心的是,受访人群中丙肝高危人群的比例占83%,但只有5%的人做过丙肝检测。在丙肝高危人群中,从未听说过丙肝的比例超过八成。
受访专家:姜天俊,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医教研工作,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艾滋病、感染性腹泻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有较丰富经验。已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参编感染病专著10部,获医疗成果奖2项,荣立三等功1次。 在肝炎家族中它排行“老三”;“兄弟姐妹”众多,让疫苗研究成为难点;不知不觉就让人类患病,这让它获得了“沉默杀手”的称号……这就是乙肝的“弟弟”――丙肝。
说它是乙肝的“弟弟”,其实它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不过都对人类的肝脏感兴趣,爱好一样而已。这个称为“沉默杀手”的病毒长得小巧玲珑,形如水雷,不到80纳米的脂质外壳上长满了刺突,外壳里包含的是病毒基因,因为这个基因的差异,丙肝这个大家族被分为六个大的分支,但即使每个分支内,又因为基因的细小差别而造成“龙生九子,个个不同”的现象。如此众多的兄弟姐妹,科学家们很难找到他们一个共有的特征而生产出特定的疫苗。
就像有人喜欢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有人喜欢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一样,丙肝病毒喜欢定居于人类的肝脏。进入人体之后,它直奔肝脏而去,借助肝细胞内完整的“生活设施”复制病毒,繁衍后代。新的入侵者进来之后,“原居民”的生活大受影响,肝细胞自身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功能受损,丙肝病毒也能生产出一些对肝细胞有毒的物质破坏肝细胞。自然,人体免疫系统在识别到丙肝病毒这个外来异物后,会合成相应的抗体,调动自己的免疫机制来消灭病毒,在攻击病毒的同时,病毒所居住的“房子”
――肝细胞也被殃及,病毒和免疫的损害加在一起,炎症就产生了,人就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肝炎常见症状。但有的时候,丙肝起病隐匿,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未作相关化验就发现不了自己得了丙肝,因此丙肝常被称为“沉默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