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针对小儿常患的抽动症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其中中药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小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其中的肝亢风动证特点及治法方药,痰火扰神证特点及治法方药,脾虚肝亢证特点及治疗方法。
1、 肝亢风动证特点及治法方药治疗抽动症,找对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这一类型多由于情绪波动及外感热邪而诱发。这类患儿多性情固执,脾气暴躁。症状为挤眉弄眼、摇头耸肩、怪声高亢 、动作频繁有力。伴烦躁易怒、头痛头晕、咽喉不利、肚腹涨满、唇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实或洪大有力。
治法及方药:清肝泻火,熄风镇惊。用泻青丸加减。常用药物:栀子、制大黄、防风、羌活、当归、川芎、钩藤、菊花、白芍。咽喉肿痛者加用清热利咽药物如山豆根、桔梗等。
2、 痰火扰神证特点及治法方药
这一型患儿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易于生痰;性情急躁,气逆生火。痰火上扰,阳气独盛,痰蒙清窍,动作不能很好地受意志支配,所以出现不自主的抽动动作。动作特点是频繁而快,突然而有力。同时伴有烦躁口渴,喉中痰鸣,睡眠不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大而滑数。
治法及方药:清火涤痰,平肝安神。用礞石滚痰丸加减。常用药物:青礞石、黄芩、制大黄、沉香末、菖蒲、郁金、陈皮、半夏、钩藤、天竺黄、竹沥水。头沉重、易困倦加温胆汤。
3、 脾虚肝亢证特点及治疗方法抽动症能自愈吗?不治行不行?
这一型患儿体质较差,脾胃虚弱。肝木乘土,引动肝风;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而致此症。症状特点是抽动无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睡卧露睛,形瘦性急,喉中吭、吭作响,大便偏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及方药:扶土抑木,补脾平肝。钩藤异功散加减。常用药物:钩藤、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炙甘草、陈皮、半夏、焦三仙、鸡内金、股麦芽、生姜、大枣。病情好转以后用八珍汤以善其后。
康德乐药师温馨提醒:抽动症表现
1.面部肌肉的抽动:孩子患上抽动症在面部的主要表现是:眨眼、斜眼、皱眉、撅嘴、耸鼻、作怪相等;头颈部的肌肉抽动,主要表现是:点头、摇头、伸直脖子、抖肩等。
2.躯干部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是:挺胸、甩腰、腹肌抽动;上肢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是:搓手、抱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是甩腿、踢腿、踮脚、步态异常。
国家药监最近要求暂停药品邮寄,所有的正规企业和正规渠道的药品都不能通过邮寄形式购买,对于病人来说,药品的质量是生命线。康德乐大药房每一盒药品都是正规渠道进货,为了病人的用药安全,建议您到各省市就近直营门店购买童奥特等抽地动症药品。咨询热线: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