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治疗的形式
心理治疗从形式上分为四种,即个别的、集体的、家庭的及社会的心理治疗。
个别心理治疗是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单独交谈形式的心理谈话,这是基本的,针对性最强的,是我们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经常应该采用的方式。我们在门诊工作中,接待患者的语言和态度对患者的心情是很有影响;例如医生主动请患者坐下,耐心听取患者叙述病情,这首先就使医生和患者间的距离拉近,患者的心情就放松一些;然后帮助患者分析病情,进行正确诊断;这样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加,依从性也就提高。个别心理治疗应该贯穿在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无论在门诊或是在病房,都应注意医护人员的一切言行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集体心理治疗是指同时治疗对象在两个以上,医护人员谈话的内容应该抓住病人的共同问题,例如组织同类病人进行座谈会,医、患间交谈共同认识的问题。集体心理治疗时患者讲述既往治疗的经验教训也是十分有用的,有时比医务人员单方面的介绍更有说服力。这种交流既教育他们自己,也教育其他患者,并且能够起到互相了解和相互支持的作用。在集体心理治疗中医务人员既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也是受教育者;患者的各种生动而形象的经历是十分宝贵的教材。
家庭心理治疗主要指家庭中的心理治疗环境,也就是家庭成员及生活环境要有利于病人的恢复;为此要对病人的家庭成员也要进行必要的疾病知识和心理治疗重要性的教育。家庭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家庭的心理支持,他们对治愈疾病的信心和毅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的情况就会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家庭的支持和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心理治疗是指病人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必须要与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有关联,要劝导他们正视现实,分析事件,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培养出良好的适应社会的心态。有心身疾病的患者往往不愿意参加公共的社交活动,而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样压抑的心情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为此,也要动员全社会对病人的爱护和关怀,使病人有一个愉快的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不要歧视他们、不要排斥他们,使他们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并充分施展才能。
(二)心理治疗的内容
心理治疗从内容上可归纳为说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说理治疗即采用心理分析,进行心理谈话,启发病人把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心理矛盾转变为有意识的东西,把全部想法、经历、和发病的真实经过都自由地表达出来。然后医生帮助患者进行分析、疏导和指导,使患者真正解决心理负担和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例如有些患者因为夫妻之间的矛盾,一方有外遇,但又难于启齿诉说真情和难以决断是否离异等等棘手的问题;在说理疏导时必须真诚地启发患者把心里的痛苦说出来,甚至痛哭一场;然后再帮助他们面对现实,从长计议,争取最好的结果。还有一些患者是与上下级的关系,父母或子女等的人事之间关系。总之,说理治疗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帮助他们剖析事情的主次和处理好难以处理的问题,也即在心理谈话的基础上帮助解决问题,然后才能使心情放松些,身体状况随之逐渐好转,疾病也自然减轻,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明显增强。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医学技术。目前国内外开展较多的行为疗法主要是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biofeedback therapy)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生物反馈也称生物回授,意指来自生物体的信息反馈(回授)于生物体,使其功能不断地被调整为新的平衡状态,因此生物反馈实际是人们调节身体功能而进行有意识学习的一种技术方法。生物反馈治疗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一些大医院已把生物反馈列为一种常规疗法。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确切作用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将生物反馈归纳为三大类系统的效应:从属于骨骼肌的生物反馈;从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物反馈;从属于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反馈,这三种系统都涉及心理应激过程。实验表明: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增强被试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善对应激的不适宜反应,促进心身健康。
二、对银屑病心身疾病属性的研究和认识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根据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的奥氏征阳性(即银白色鳞屑-血膜-血露),具有典型的皮肤损害者,无需实验室检查就可以至有些急诊断;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和方法很多,但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根治本病,急功近利的药物反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银屑病的治疗成为皮肤科界的一大难题。作者在近二十年中通过大最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的葵础实验对银屑病的认识有一本质上的飞跃,即银屑病是由免疫介导的疾病,属于心身性皮肤病范畴。现将其主要研究结果和认识总结如下。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一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和预防等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个性、情感、紧张、烦恼、忧虑等心理因家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是银屑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Seville RH. 1977)。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有中等或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大多数患者的个性为“A''’型性格,即好胜争强的性格;不少患者在患病前的几周或几个月内有负性生活事件(杨雪琴,等.1991),例如年轻的患者在高考复习紧张、考试失误、升学落选等事件诱发和加重,也有的青年在恋爱挫折和失恋后诱发或加重;中年患者因家庭纠纷、离婚、丧偶、失业或其他经济问题诱发和加重;老年患者常常因子女问题烦恼,刚刚退休后不适应,以及购买住房与装修等劳累和烦心等诱发或复发。即使是儿童也有复杂的心理因素,例如有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心理压抑;有些孩子的父母离异,在重组的家庭中常常有抵触情绪;还有些女孩因父母生育了弟弟而被失宠,心理感到压抑。总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与患者耐心交谈就可以发现患者们在发病前和加重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和负荷。
心理因素如何诱发和加重银屑病的机制已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紧张生活事件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中介系统在银屑病发病和加重方面起作用(史飞,等.1997)。近年来杨雪琴等(1997)在银屑病树于心身疾病的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特别是采用规范化负荷条件下进行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检测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均低于正常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H水平低于正常人(张力军,等.2000);经过心理治疗,特别是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后,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都有明显改善,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也有提高。此外,杨雪琴等(1998)应用放射免疫法进行银屑病患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神经免疫蛋白和对淋巴细胞转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组比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神经免疫蛋白,抑制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
有作者采用冷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实验,发现银屑病皮损处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均为高表达(王毅侠,等.2000)。也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非皮损处以及正常人皮肤的热休克蛋白表达实验,结果为银屑病皮损处缺乏发挥应激作用的热休克蛋白27和70,免疫组化染色无表达或极弱的表达;无皮损处有基本正常或较弱的热休克蛋白27和70的表达(庞晓文,等.1999)。上述一系列实验表明银屑病患者从全身到皮损局部均存在心身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至于这些物质代谢的失衡引起机休内部一系列的紊乱,特别是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失调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银屑病的发病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并非每个病例都由精神因素直接引起,也不是任何人遇到负性生活事件,精神不畅,情感焦虑和压抑者都会诱发银屑病。有些人遇到精神创伤后诱发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更有甚者一些长期心情压抑的人,由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而诱发恶性肿瘤。因此,精神创伤后是否患病?患何种疾病?个体差异很大,与个人对情绪的调整能力,家庭的遗传背景,以及很多尚未确定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从我们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银屑病是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加上内外环境因家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因素引起体内生理、生化和免疫功能的失调。但心理因素往往被某些表面现象掩盖,例如有些银屑病患者在发病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就认为是感染引起。似乎这些病例与精神心理因家无关,但如果仔细而耐心询问病史,常可发现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之前有一段时间工作紧张或精神压力很大,此时期机体对寒冷等的适应能力下降,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也下降,很容易感冒和扁桃体炎,但患者往往能回忆的诱发因素是着凉和感冒,而忽视了心理因家。又如外伤和手术后引起银屑病,外伤和手术总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特别是意外的创伤和较大的手术,这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荷,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精神因素在疾病的诱发、加重,以及恢复和痊愈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有外涂各种药物、内服中药和西药物、光疗和光化疗法、温泉和泥疗、针灸和耳穴疗法等等,任何疗法都能治好一些患者,但任何疗法都不是对任何人有效,更不可能用其根治银屑病。因为银屑病的病因和诱因很复杂,我们不能单一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治疗,特别是针对银屑病表皮细胞增生过度的现象而采用免疫抑制剂,这样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更加紊乱,病情更易反复,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所以在银屑病的治疗方面首先要克服单纯医学模式,从患者是“人”的角度出发,真正地实行“治病救人”的方针,实施新的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进行综合性治疗。
银屑病的心理治疗主要是心理谈话和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中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后面将详细介绍,我们经常要做的是与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谈话。对于初发的银屑病患者在第一次确诊时就需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心理支持,使他们一开始就能正确对待,从精神上放松,药物治疗合理,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和滥用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对于经常复发的一些患者,他们的心理比较复杂,他们已经在社会上经历了一番不合理的治疗过程,他们每人都有很多难言之处,很希望能对医生倾诉他们心中的各种苦恼。我们的心理谈话就要从倾听他们的诉说开始,你的耐心倾听就能橄得他们的信任,他们诉说出内心的痛苦后也就疏散了郁闷在心中的烦恼,他们的心情就开始轻松一些。然后你可以针对他们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帮助他们解析和处理,有些问题不是一次就解决得了,你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于某些患者,由于既往多种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他们对治愈缺乏信心,你可以介绍一些与他们病情相似的已经治愈的患者,可以由治愈的患者直接给他们介绍经验和体会,使他们重心树立信心。
心理谈话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因患者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经常受到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他们最亲近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谈话,要他们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理解和支持的温暖环境。多方面的爱护和支持,使患者心悄放松、愉快、充满信心,那么银屑病患者的整体状态明显好转,随之皮损也逐渐减轻,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再根据情况适当用些药物,病情就更易好转和痊愈。
护理工作方面也要重视心理护理,帮助住院患者擦药时不仅仅要耐心仔细,更要注意语言,特别是遇到皮损比较多和反复发病的患者要给予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而不能轻易说一些使患者丧失信心的话,如:你的皮损怎么老不好,住了这么多天没有见一点好转,银屑病太难治疗了等等一类的话。护士认为说的是事实,说话时也未太多考虑,但患者听了心理会很不愉快,对治疗信心不足,反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样的情况,如果护士考虑到心理治疗的意义,她可以在擦药的时候询问患者近期内睡眠情况如何,饮食如何,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等等问题。这样既表示对患者的关心,患者会感到温暖,又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好转不明显的原因,及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利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家中擦药,家庭中也要给患者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千万不能嫌弃、讨庆和于扰患者的治疗。总之,护理工作应该重视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