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双环醇片的主要成份为双环醇,双环醇片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适用于轻、中度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非病毒性慢性肝炎的转氨酶升高。双环醇片对于其他肝病,如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药物性肝炎等,双环醇片在相关基础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降酶作用。
抗肝炎创新药物
双环醇片(商品名:
百赛诺)于2001年上市,2004年4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生产,现已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乙类。 研究显示:双环醇可清除实验动物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的炎性损伤,防止
肝纤维化;可增强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此外,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HepG2.2.15细胞株分泌HBsAg、HBeAg和复制HBV DNA[1~3]。 Ⅰ~ Ⅳ期临床试验表明:双环醇片安全性好,可明显改善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
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且作用稳定、持续,同时对血清病毒学标志的转换也初步提示有一定的作用。2004年8月,由
肝病专家研讨形成《双环醇片临床应用专家意见》供临床医生参考。
对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非病毒性肝病病人,在去除有关致病因素 (如:酒精、药物等)的条件下,应用双环醇片的剂量、疗程和停药等可参考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意见,或根据病情演变酌情调整。双环醇为联苯结构衍生物。动物试验结果发现:双环醇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小鼠免疫型肝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又降低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双环醇对
肝癌细胞转染人乙肝病毒的2.2.15细胞株具有抑制HBeAg、HBV DNA、HBsAg分泌的作用。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双环醇片的副作用有皮肤方面:皮疹;头部方面: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化道方面:胃部不适、腹胀;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异常,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小板下降;其他症状:
睡眠障碍等。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疗程结束后也应加强随访。有肝功能失代偿如胆红素明显升高,低
白蛋白血症,
肝硬化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及严重心、脑、肾器质性病变及骨髓抑制的患者,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