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择思达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择思达托莫西汀与利他林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l2周末甩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择思达托莫西汀组与利他林组的患者在治疗12周末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在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择思达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和注意缺陷,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主要表现为: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差、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甚至逃学、说谎等,又称注意力缺乏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盐酸择思达托莫西汀(tomoxine hydrochloride)是由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最新治疗小儿多动症药物,并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本文采用择思达(盐酸择思达托莫西汀)治疗小儿多动症,并以利他林为对照药物。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4版(CDSM-IV)中多动症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性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多动和注意缺陷;5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择思达托莫西汀组和利他林组各29例。择思达托莫西汀组,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7.9±2.7)岁,平均病程(24.8±2.5)个月;利他林组,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7.7±2.4)岁,平均病程(24.5±2.1)个月,两组入组时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择思达托莫西汀组: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商品名择思达,生产企业Eli Lilly company lmite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024)0.5-1.2mg•kg-1•d-1,每日早晨单次给药,利他林组:口服利他林片(生产企业:苏州第一制药厂,国药准字H32023102)5~10mg•d-1。分2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见表1)。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治疗12周末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无差异性。
2.2 安全评价 根据TESS量表评价结果和有关不良反应记录,在持续12周的治疗过程中,择思达托莫西汀组不良反应有上腹痛1例,呕吐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率为l0.35% ;利他林组不良反应,失眠1例,头晕1例,头痛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率为13.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发病机制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翻转效应降低有关。积累性资料表明儿童期ADHD可持续至成年期,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导致成才率低,且常伴发品行障碍。
迄今为止,仅药物及行为治疗被证实有持久疗效,并为美国儿科学会所推荐,而兴奋剂正是ADHD的一线用药。利他林是一种中枢兴奋剂,其主要通过增加大脑神经细胞间隙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释放,并阻止其吸收,同时减少NE的灭活,使细胞间隙的NE浓度增加,用药后不仅注意障碍,多动,冲动等ADHD的核心症状得改善,而且还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提高警觉水平、反应时间、语言学习等。利他林的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择思达托莫西汀是属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目前认为治疗作用与其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胺泵对去甲肾上腺索的再摄取有关。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索的翻转效应,从而改善ADHD的症状,间接促进认识完成和注意力的集中。
本文结果显示:择思达托莫西汀组用药前行为评分为(38.7±4.5),用药后为(18.8±5.2);利他林组用药前评分为(38.1±4.8),用药后为(18.5±4.1)。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择思达托莫西汀组为l0.35%;利他林组为l3.79%,无明显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提示择思达托莫西汀对ADHD的疗效与利他林相当。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