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血压有助于维持人体血管内血液的正常流通,保证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正常供血。如果血压偏高或者偏低,那么患者体内血管血流的流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及时进行治疗。那么,体位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当怎么办好呢?接下来本文将就体位性低血压这一疾病进行简单的介绍。
正常情况下,人体躺着和站着的血压是不同的,但是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患者由于体位的改变导致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由于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那么就是我们常说的体位性低血压了。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症状,与低血压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有重要的关系,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处理。目前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如盐酸米多君片等等。除此之外,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也应当注意补充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才能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通过上文对体位性低血压这一常见疾病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多数患者都不难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于患者体位的突然改变有重要的关系,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另外,营养不良等情况也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故而患者应当注意补充营养,才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