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脏病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都可使其发展为血吸虫
肝硬化。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患了血吸虫肝纤维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患了血吸虫肝纤维化。血吸虫肝纤维化早期干预是非常关键的,这点必须引起患者的高度注意。下面由百济药师给大家一一讲解血吸虫肝纤维化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血吸虫肝纤维化?
绝大部分血吸虫性
肝病由曼氏
和日本血吸虫引起。本病系经皮肤、粘膜接触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成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病变由虫卵引起,主要累及结肠和肝脏。临床表现因感染程度和病期而回异,急性期表现为发热、痢疾样大便、肝脾肿大和嗜酸粒细胞增加,晚期有肝硬化症。
血吸虫肝纤维化的病理有哪些?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系由成虫产卵后所致的迟发型细胞免疫反应所致。沉积在组织间的成熟卵中的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当再接触抗原时,t细胞便释放大量淋巴因子,招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虫卵肉芽肿。肉芽肿中央部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随着虫卵内毛蚴死亡,免疫反应减弱,虫卵肉芽肿逐渐被吸收,最后转化为纤维性
疤痕组织。上述病变主要发生于结肠和肝脏。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发生于潜伏期后,即幼虫发育成长、产卵后开始,由于机械性及虫卵毒素的刺激,引起静脉炎,尤其是结肠、肠系膜和肝脏,虫卵所产生的病变要比成虫所引起的更广泛、更严重,因此可以认为“血吸虫病病理变化是虫卵引起的病变”,由于成虫、虫卵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病理状态。日本血吸虫栖息在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产卵数亦多,因此肠道与肝脏损害较之曼氏与埃及血吸虫则更为严重。
血吸虫肝纤维化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可有轻度肝大,肝内有无数散在分布的绿豆、米粒大圆形或椭圆形液化性坏死灶,即急性虫卵结节。超声学上呈微小脓肿型回声,或无明显声像图的特征,一般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而确诊。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可分为:
(1)轻度肝纤维化:肝脏外形轻度改变,肝实质较正常肝脏回声增高,肝 内粗大的光点,分布不均,隐约可见肝内高回声的门静脉。
(2)中度肝纤维化:肝脏外形明显改变,表面不平,肝包膜轻度增厚,肝内粗大而密集的光点,分布不均,门静脉呈短条状或棒状的高回声,将肝脏分成多个斑块状。
(3)重度肝纤维化:肝脏形态失常,肝表面高低不平,呈凹凸状或锯齿状,肝包膜增厚,肝内粗大光点,分布不均。肝脏以高回声为主的强弱不等区,大部分有结节,结节直径多在3~5cm左右。门静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呈网格状或地图状高回声是血吸虫性肝硬化特有的改变,此时肝脏各径线测值均缩小。
血吸虫肝纤维化关键在于早期干预
肝纤维化被称作肝硬化、
肝癌的必经之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得了肝纤维化,似乎离肝硬化、肝癌就已经不远了,其实不然,肝纤维化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如果肝纤维化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得当,不仅可以阻断病情恶化,甚至还能够实现逆转,从而给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患者如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应引起注意,及时检查,及早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