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术及创伤患者,以往较普遍采用以口服或肌注双氯芬酸等甾体类抗炎药。因常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临床使用范围。而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用于术后镇痛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比较研究不同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对胆囊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对手术及创伤患者,以往较普遍采用以口服或肌注双氯芬酸等甾体类抗炎药。因常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临床使用范围。而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用于术后镇痛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比较研究不同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对胆囊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病例选择,选择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组1和组2。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不给任何镇静镇痛药物;组1术毕即经直肠给药(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1粒)及术后第1、2日每12小时追加50mg;组2术毕经直肠给双氯芬酸钠栓100mg(2粒)及术后第1、2日每8小时追加50mg。
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组1、2镇痛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尤以用药6小时后明显增强。组1和组2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双氯芬酸钠栓其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对创伤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途径,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有效地抑制了丘脑中枢对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反应及减少外周神经末梢对伤害性感知的敏感性,从而达到其良好的镇痛效应。本研究的结果证明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镇痛能消除或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其中组1与组2比较,提示术毕及术后第1、2日每次50mg,每12小时1次已能基本满足此类患者术后镇痛的要求。
组1和组2其恶心、呕吐等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比口服双氯芬酸的20.9%和吗啡硬膜外镇痛所致的50%比较有显著减少。提示双氯芬酸钠栓能预防或减少口服双氯芬酸或吗啡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等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无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所致的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之忧。但出汗(或大汗淋漓)为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后的主要缺点并随剂量递增有加重的倾向。因此,对年老体弱、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注意液体进出量平衡。
综上所述,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可作为一种胆囊切除术后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双氯芬酸钠栓价格实惠,百济新特药房实体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