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约65%的ADHD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患儿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酗酒、吸毒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患者的学业和职业成就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
多动症,在学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患病率居于首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以及学习困难等。长期以来,临床医生普遍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仅限于童年期,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缓解,因此在临床防治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随访研究显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核心症状不仅没有完全缓解,反而共患其他行为、情绪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共患病还影响ADHD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常见的有ADHD伴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障碍、情感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等。
很多家长注意到,孩子吃了某些食品之后会变得特别亢奋、难以入睡,尤其是摄入巧克力、苏打(碳酸水、“可乐”类饮品)或其他甜食后,会显得精力充沛、情绪高昂、跳来蹦去,显得极度活跃。多数儿科医生相信,糖和食品添加剂令儿童过度兴奋、注意力无法集中。同样,常吃人工食物饮料,还可能导致含铝量过度。另外,一些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平时过分娇纵孩子,还易导致儿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引起病症等。
然而目前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一方面,他们认为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阶段特征,不足为奇;另一方面,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认为多动症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精神疾病。为此,专家指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ADHD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关爱其成长的各个方面,并及时干预防止儿童多动症的发展。
对于确诊为多动症、抽动症的患儿,需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用药,而药物是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很有效的方法。同时心理治疗十分重要,这要求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切不可认为,多动症单纯是医疗问题,而把孩子的病症仅仅交给医生或药物来解决。只要“三管齐下”,患儿痊愈的希望是很大的。